巴塔哥尼亚探索之旅

原文来源:《B Magazine》创刊号
本文由香港仁人学社获《B Magazine》授权翻译
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对翻译稿做了删减并略做修改

巴塔哥尼亚探索之旅

确保经营宗旨不变、传播共益理念,是巴塔哥尼亚改组成为共益企业(Certified B Corporation)的重要原因。创始人伊冯•乔伊纳德对《B Magazine》说:「我希望能够影响更多公司走上正路。」

创办公司究竟为了什么?

作为一家年营业额近10亿美元的公司,巴塔哥尼亚在不断创造新的高峰。但其今天的地位和影响力得来不易,期间经历过不少反复,甚至危机,做过不少反思和修正。

巴塔哥尼亚自1973年起,出售转为为喜爱户外运动的人而设计的服装,其知名的产品有经久耐用、颜色丰富的英式橄榄球上衣。不久之后,产品也受到了普通大众的欢迎。到80年代末,公司每年以30%至50%的速度增长,大举向银行贷款,在世界各地开设新店和设立办事处。乔伊纳德回忆说:「业务迅速增长,弄到大家疲惫不堪。」

1990年爆发经济危机,巴塔哥尼亚的主要放款机构退出贷款协议,乔伊纳德被迫关闭各地办事处和展示点,裁去两成员工。乔伊纳德说:「那是我一生最难过的经历,受影响的许多都是我的朋友,他们的遭遇,全因我的失误而起。」

公司度过难关之后,乔伊纳德和十来个高层管理人员一起去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山区(该公司就是以此地位名),作了一次反思之旅。他向大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:「我们开办这家公司,究竟为了什么?」

他们达成的共识是,公司的首要宗旨,是生产质量力求最佳的产品,耐用、简洁、维护不需费力。而对巴塔哥尼亚来说,追求产品质素的同时,一定要将对自然环境的伤害减至最低,这点非常重要。

巴塔哥尼亚的反思之旅是一个分水岭,从巴塔哥尼亚山区返回加州总部后,乔伊纳德和他的团队将所思所得总结为一句话:「生产最好的产品,尽量不对环境造成伤害,运用商业手法推动和缓解环境危机的方案。」这一经营宗旨此后一直指引着公司的发展。

物料的演进

巴塔哥尼亚对品质的追求,反映出乔伊纳德和他的同事制作登山器材的初衷。每一种登山器材,都曾经一再重新设计。最为人知的例子,是将制造岩钉的原材料,由硬钢改为铝,原因是硬钢造的岩钉打进石缝里,会将岩石敲至变形,而铝岩钉的破坏力较轻。

巴塔哥尼亚在1994年进行了首次环境评估,其中一项是分析各种用量最多的布料的寿命周期,包括棉、羊毛、聚酯纤维(polyester)和尼龙(nylon)。商业生产的棉的评分最低,美国农业使用的化学物料当中,高达一成用来种棉花。即使今天,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(World Wildlife Fund),种棉花的田只占全球农地总面积2.4%,却耗用全球24%杀虫药和11%杀虫剂。

巴塔哥尼亚决定改用有机种植的棉花,并且要在18个月之内完成转变,虽然成本很高,亦在所不惜。但是,事情做起来谈何容易。由于中介供应商供应的有机棉花数量不够,巴塔哥尼亚需要直接向农人洽购。此外,还要说服轧棉工厂和纺纱工厂改用有机棉;有机棉的叶梗较多,纺织起来更费功夫。到了1966年,巴塔哥尼亚所有棉质衣服,都已经改用有机棉,此后一直也没有改变过。

公司的领导层认为,对于整条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,他们都负有责任。乔伊纳德曾经说:「做生意而又不停反思,是苦不堪言的事。」但即使如此,巴塔哥尼亚依然不断提高对制作物料和所有供应商的要求。

贯彻经营宗旨 传播理念

而随着社会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强,越来越多其他公司前来向巴塔哥尼亚求教。沃尔玛负责服装采购的高级副总裁玛丽•福克斯(Mary Fox)说,该公司「希望提高公司的可持续度,却不知从何下手。」在2008年,沃尔玛的高层人员,从设于阿肯色州的总部,飞往加州,跟巴塔哥尼亚的高层人员会面。

艾里信说道:「沃尔玛知道有巴塔哥尼亚这样一家风格高尚,出品精良,顾客爱戴的企业,而且运作顺畅,又有利润,极受鼓舞。这种种特点,都是每一家企业梦寐以求的。」

巴塔哥尼亚和沃尔玛之间的奇妙互动,导致了一项宏图大计的出现,那就是「可持续服装联盟」(Sustainable Apparel Coalition)的成立。

巴塔哥尼亚还致力于向其他领域发展。去年,巴塔哥尼亚连同其他四家共益企业(Certified B Corporations),包括「建纳奥利投资公司」(Kina’ole Capital Partners),「新资源银行」(New Resource Bank), 「实惠州立银行」(Beneficial State Bank),和专门安装太阳能装置的「太阳向心公司」(Sungevity),设立3,500万美元基金,资助住宅楼宇安装天台太阳能发电装置。

巴塔哥尼亚的行政总裁露丝•马卡里奥(Rose Marcario)说:「每个月我都会收到其他公司行政总裁的电话几次,对所有事情我们都是知无不言。」

对共益的不断探索

就维护社会和环境方面,巴塔哥尼亚屡屡提出难以作答的问题,不断向自我挑战,其中最为根本的是:巴塔哥尼亚是否能够继续增长,而又不加深其环境足迹?这问题在公司内部议论了几十年,起点可以追溯到刊载于该公司1991年目录里一篇题为〈实况检视〉(Reality Check)的文章,该文提醒顾客,所有货品的生产,包括巴塔哥尼亚的产品,都会对环境造成伤害。巴塔哥尼亚积极鼓励顾客不要购买不需要的产品,在2001年某个黑色星期五,该公司在知名的《纽约时报》(New York Times)刊登整版广告,标题是「不要买这件夹克」,当时引起了一阵轰动。

巴塔哥尼亚鼓励顾客自行修补穿破了的衣物,或将其寄回巴塔哥尼亚修补。巴塔哥尼亚经营的衣物修补工厂,全北美洲规模最大,单单在2015年就修补了40,000多件衣物。顾客可以将完全穿旧了的衣服,送往巴塔哥尼亚旗下店铺,作循环制造之用。

这些问题,会继续挑战巴塔哥尼亚的下一代接班人。乔伊纳德相信,巴塔哥尼亚由私人拥有,更利于创新。他说过:「我绝不希望公司上市。」

通过修改公司组织章程,将公司为社会和环境创造价值的承诺列在其中,巴塔哥尼亚正式将其价值观予以明确的法律地位。乔伊纳德相信,共益企业的组织形式,「可以提供正式的法定结构,让宗旨为主导的公司,永远都是宗旨主导,不受人事变动,股本变动,甚至股权交易的影响;公司创办人建立的价值观,文化,措施和标准,都能得到贯彻和延续。」

简单地说,巴塔哥尼亚的经营宗旨,有如其生产的衣物和器材,是以传世为目的。


email不可为空email格式不正确恭喜,提交成功!